非婚同居法律问题研究【开题报告】
【选题目的及意义】
对于未办理结婚登记,而以夫妻名义长期共同生活的同居关系,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(一)第五条的规定:“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,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的,法院应当区别对待:1994年2月1日前未办理结婚登记的,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,按事实婚姻处理;1994年2月1日后未办理结婚登记的,如果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,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,未补办结婚登记的,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。”婚姻法解释中对于解除同居关系后的人身、财产和子女问题并没有进一步的规定。我国立法对非婚同居问题一直处于“不管”状态,先后三部婚姻法都刻意回避了非婚同居,而事实婚姻也在反复的取舍中最终被否定,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革,同居现象日渐普遍,也逐渐被更多人选择和接受,不单单是刚工作暂未有经济能力结婚的年轻人,大学生群体、老年人、同性恋者和丁克族等也多会选择这样一种生活方式。非婚同居群体分布范围广,其涉及的人身、财产和子女抚养的法律问题也必须由法律来调整,否则将很容易使之成为规避婚姻义务的途径,侵害人们的合法权益。因此,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维护社会的稳定,对非婚同居现象与以立法,使之有法可依是当前社会的迫切需要。
【论文写作思路】
(1)阐述非婚同居立法的意义和研究状况;
(2)明确非婚同居的法律概念、特征及类型;
(3)非婚同居现象的社会发展现状的考察与分析;
(4)我国立法对非婚同居问题的法律构建与完善。
【论文研究方法】
本文运用了一般学术论文的研究方法,主要运用了调查法、比较研究法、文献资料法。
【相关支持条件】
1、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
2、网上相关资料的搜索
3、图书馆资料库和电子资料库相关资料的广泛阅读
参考文献:(按照学校具体格式要求认真填写,至少八项。)
[1]张学军.事实婚姻的效力[J].法学研究,2002,67~78.
[2]杨立新.论准婚姻关系[J].中州期刊2005,6:84~87.
[3]王薇.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08年:18~20.
[4]张民安.非婚同居在同居配偶间的法律效力[J].中山大学报,1999,2:96~97.
[5]梁慧星.为权利而斗争[C].北京:中国法制出版社,2000年:368.
[6]何丽新.我国非婚同居立法制度研究[M].北京:法律出版社,2010年:23~24.
[7]何丽新.论事实婚姻与非婚同居的二元化制度[J].比较法研究,2009,2:60.
[8][美]罗纳德·德沃金.认真对待权利[M].信春鹰,吴玉章译,北京: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,1998:243~345.
[9][英]A.J.M米尔恩.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--人权哲学[M].夏勇,张志铭译,北京: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,1995:171.
[10]BARLOWN,ANNE&JAMESNN,GRACE.RegulatingMarriageandCohabitationin21stCenturyBritain[J].TheModernLawReview,2004,67(2):153.
进度安排:
20xx年10月18~10月22日 论文选题
20xx年11月25日~12月中旬开题报告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文献
20XX年1月10日前完成初稿
20XX年2月修改、完善文稿
20XX年3月中旬完成论文
指导教师意见:
该开题报告中对选题来源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;研究的基本内容、研究的主要问题、研究的方向大体明确;开题报告中研究的方法及措施可行;开题报告中研究工作的步骤、进度安排较为合理,同意开题。
1、同意开题(√)2、修改后开题()3、重新开题()
指导教师签名:201年月日
附录:
论文大纲:
论文提纲
导论
(一)本研究的意义
(二)非婚同居的研究状况
1.国内的研究现状
2.国外的研究现状
(三)研究方法和文章结构
1.本文的研究方法
2.本文的文章结构
第一章 非婚同居的基本理论
(一)非婚同居的概念及特征
(二)非婚同居的类型
(三)非婚同居概念辨析
1.非婚同居与事实婚姻
2.非婚同居与非法同居
第二章非婚同居社会现象考察
(一)非婚同居在国外的发展状况
(二)非婚同居在我国的发展状况
(三)对非婚同居现象的分析
第三章我国对非婚同居问题的法律构建与完善
(一)我国有关非婚同居关系的现行法律制度
(二)我国非婚同居立法完善的现实意义
1.我国非婚同居立法的必要性
2.我国非婚同居立法的可行性
(三)构建我国非婚同居法律制度的基本措施
结语